元嘉三年画像石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滕州汉画像石馆的讲解员许硕今天由我向您讲解一块我们馆一层精品厅《元嘉三年画像石》。汉画像石上带有文字的比较少,因此也尤为珍贵。画像石上的文字如果刻在物像旁边,称之为“榜题”,刻在画图外,称之为“题记”。题记内容包括纪年、墓主人姓名、身份、生平事迹、墓室建筑费用等,从中可以透露出许多宝贵的史料信息,同时也可以看出汉代高超的书法艺术水平。出土于滕州市姜屯镇驻地的元嘉三年画像石,属国家一级文物。
原石画面不分层,中间为阁,上立一朱雀,阁内中刻二人六博,四人观看;阁两侧为阙,上各有一鸟屹立,左阙外有一马吃草,两旁刻有各种猛兽瑞鸟。画面布局饱满,雕刻技法为弧面浅浮雕,动物施加阴线刻,元嘉三年是公元153年,距今已有1867年的历史了,石左侧有竖排三行隶书题记:“元嘉三年二月廿五日,赵寅大子植卿为王公,永和更立,负土两年,侠愤相顾若携,有孙若此,孝及曾子。植卿惟刻心念,始增龙成坟,不肩一毋,独雇石,直克义,以示祠后,石□传存,相法其孝。”据题记可知,元嘉三年二月廿五日,赵寅的大子植卿王爵之位,是在永和年间立的。赵寅去世已埋葬两年,是儿子找人取土堆坟的,将来的孙子也会这样做的,因此,他们对先人的孝道和曾子一样。今植卿为了铭记时刻不忘先人,独自肩负,重新给先人坟茔增土堆坟,并刻石表明所显现的孝道和事情,放置于墓祠之后壁,用石料来延年长久,希望子孙后人仿效做法,把此孝道流传下去。这也和汉代的举孝廉制度有关。
楼阁中两人六博,六博是一种棋艺,相传为老子发明,对棋者各执六枚棋子,一边投骰,一边走子,刚开始的规则只是输者喝酒,后来演变为“意钱之戏”,便具有赌博的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