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展览 > 临时展览
展览

云展览丨牛气冲天——中国牛文化百馆联展(七)


2021-02-22  点击: 0


江东曲辕


唐代后期,江南农民创造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较之以前所使用的犁工作效率更高,“中等之牛,日可犁田十亩”。这种耕犁非常先进,在世界农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地位。曲辕犁出现后逐渐推广,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至此,中国的耕犁已基本定型和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曲辕犁示意图

德清县博物馆•六朝铁牛


盗牛者枷


牛是当时国民经济主要的农业资源,也是国家重要的生产资料,秦国统治者对偷盗耕牛的行为,制定了详细的法律,严厉惩罚盗牛者,以保护国家和私人财产的完整性。《盐铁论·刑德》:商君刑弃灭于道,秦民治,故盗马者死,盗牛者枷,所以重本而绝轻疾之资也。


汉•灰陶牛



宋朝严刑


历史上许多朝代都非常重视耕牛养殖的保护,禁止屠宰耕牛,东汉建武廿九年(公元53年),会稽郡守第五伦“晓告百姓,……有妄屠牛者,吏辄行罚……百姓以安。”



《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们动辄便呼店家:“切五斤牛肉来!”读书的人还以为宋朝的牛可以随便杀了吃呢。北宋初年的《宋刑统》这样规定“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南宋时更严苛:“诸故杀官私马牛徒三年”。《水浒传》讲的是江湖故事,可不敢跟一帮“不规矩人”学坏喽。


浙江长兴出土的宋代铁牛


宰牛禁令


牛是大型牲畜,更主要的是在依靠畜力农耕作业的时代,牛不能随便杀,牛肉更不是随随便便能够吃到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吃牛肉必须有计划。1955年国务院专门发布有相关指示:“禁止任何机关和农民私自宰杀耕牛”“情节严重者,还应给予必要的惩罚”。一直到19792月份,才放松了这一规定。


唐•韩滉•五牛图



吕后拙策


牛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历史上就有西汉吕后执政时期,“勿予蛮夷外粤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公牛),勿予牝(母牛)。”因为限制南越地区牛的繁育,阻碍了农业发展而引起岭南地方官赵佗不满,愤而谋反的事情发生。


《野心家吕后》连环画

汉•绿釉陶牛



无牛耕田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长年征战,百姓背井离乡,居无定所,农民养牛成为难事,“耕牛既尽,又乏田器。”农业遭受极大破坏,人民生活限入困境。而这一时期地主阶级墓葬随葬的牛偶像陶器很少,那是因为当时的牛就很少,迫使小地主们在天国的生活中,也不敢有牛的奢望。


山东睢宁汉画•耕田图

唐•红陶牛



古老饮品


除了拉车耕田,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牛奶的营养价值,将牛奶当作饮料并将其制成食品。从殷商甲骨文中的“乳”和“酪”推测,至少在此之前,人们已经开始饮用牛奶。汉代时期的人们已经评价陕西一带黄牛奶的味道最好,其次才是河南黄牛奶和山西黄牛奶。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载有许多与奶有关的词语,如:煎炼乳、“熬干奶”、“除去上浮物奶”、“醍醐”、“酥”、“酪”等。表明在一千五百年前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加工出许多奶制品。《魏书•王璩传》也有:“常饮牛奶,色如处子。”的记载,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人们不但汲取牛奶中的营养,还了解到常喝牛奶有美颜的功效。


南阳汉画牛


这头南阳汉画中的牛,下部乳房突出,描绘的是一幅奶牛形象。






上一篇:云展览丨牛气冲天——中国牛文化百馆联展(六)


下一篇:云展览丨牛气冲天——中国牛文化百馆联展(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