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展览 > 临时展览
展览

《汉石墨韵—鲁迅与汉画像石拓片展》


2018-09-07  点击: 0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们刻划在墓室、祠堂上带有鲜明主题的装饰石刻画,也是汉代特有的艺术形式。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幻想、原始图腾、儒家教义、神仙思想等,充满了对当下生活的眷恋和对未来世界的希冀,生动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被称为“汉代社会的缩影”和“一部绣像的汉代史”。


       汉画像石风格浑厚、质朴、构图求满且讲究疏密变化,线条简练流畅、形象灵动,地域特征鲜明,对后世绘画及雕塑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鲁迅先生一直对汉画像石情有独钟。1913年前后,他开始收藏汉画像石拓片,到上世纪30年代,鲁迅收藏的汉画像石拓片累计达300多幅,其中大部分是山东的汉画像石拓片。鲁迅曾数次想把收集到的拓片编辑出版,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如愿。
       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写到:“鲁迅的爱好艺术,自幼已然,爱看戏,爱描画;中年则研究汉代画像;晚年则提倡版画。”
       收藏汉画像石拓片不止是先生对于汉代造像艺术的审美追求,亦是借以保存传统文化,给青年艺术家提供借鉴,促进新兴的木刻艺术,更是想用“气魄深沉雄大”的汉代画像石刻给动荡年代的羸弱民心一剂有力的强心针,他希望汉画像石中所涌动的奔放和自信能注入国人的灵魂。
       鲁迅曾经将历代艺术加以比较,发表了许多精湛的意见。他赞扬汉人“闳放”,“魄力究竟雄大”,“唯汉代艺术,博大沉雄”。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鼎盛的时代,“虽然也有边患”,但“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
       从大量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拓片中,鲁迅敏锐地感悟察觉到,这些看似古老残缺的东西中,依然留存涌动着新鲜的艺术生命信息与光芒,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升期昂扬饱满的精神风貌。在民族贫弱的时候,这种精神气质尤为可贵。

       由上海鲁迅纪念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滕州市汉画像石馆、南阳市汉画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共同举办的《汉石墨韵——鲁迅与汉画像石拓片展》正在展出中。


       为传播鲁迅美育精神,让市民通过活动更直观地感受石刻拓印和版画的艺术魅力,上海鲁迅纪念馆于9月15日开展了“汉石墨韵——上海鲁迅纪念馆拓印体验活动”。







上一篇:“金源杯”诗书画摄影展


下一篇:滕州第二届书展-汉画像石精品拓片展